荆门市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 第一季度质控总结会议
春和景明,万象更新。4月26日荆门市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2025年第一季度质控会议在荆门市人民医院召开。会议由荆门市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办公室主任倪倩倩主持。
本次会议,是深入贯彻落实荆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建立“四类病例”常态化质控分析研讨工作机制的通知》精神、严格对标《荆门市质量控制中心管理办法》、扎实推进2025年度质控工作计划的重要举措。会议以“强化医疗安全、规范质控管理、提升服务质量”为核心目标,旨在通过系统总结、深度研讨和精准培训,推动全市超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迈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的新高度。本次会议聚焦四大核心内容:
第一,启动本年度第一次超声专项技能培训,围绕心脏与血管超声领域展开学术交流与技能提升,为临床实践注入新动能;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与会人员进一步掌握了技术规范,提升了临床操作能力,为全市超声诊疗同质化发展夯实了技术基础。
第二,全市共14家各级别医疗机构就“四类病例”(成功救治的经典病例、疑难病例和存在医疗责任的纠纷病例、死亡病例)进行了专题汇报与交叉点评。通过案例剖析、根因分析及经验共享,与会人员对超声诊疗中的风险点、薄弱环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整改措施,形成《四类病例质控改进建议清单》,为后续质量提升提供了行动指南。
第三,通报2025年度全国超声医疗质量改进目标专项调研数据填报进展,以数据驱动管理,助力精准质控;全市已完成数据填报的医疗机构占比达86%,数据完整性与规范性较往年显著提高。会议强调,要依托信息化手段,持续完善动态监测与反馈机制,确保数据真实、准确、可溯源,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支撑。
第四,会议对《2025年度荆门市超声质控督查评分标准》进行了逐项解读,重点围绕技术规范、报告质量、设备管理、患者安全等核心指标细化要求。通过现场答疑与分组讨论,各医疗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年度质控重点方向,为迎接后续督导检查做好了充分准备。
会议达成以下共识与行动计划:
1、 强化“四类病例”常态化质控机制,每季度开展案例研讨,建立问题台账并追踪整改效果;
2、推进区域质控网络协同化,依托市级质控中心平台,定期组织技术帮扶与交叉互查;
3、落实“数据赋能”战略,加快超声质控信息化平台建设,实现质量监测动态化、管理精细化;
4、 深化督查结果应用,将评分结果与医疗机构年终质控考核挂钩,提高本地区超声诊断与质控水平。
本次会议既是对第一季度工作的全面总结,更是对全年质控目标的再动员、再部署。荆门市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质量控制中心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锚定“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目标,以更严谨的态度、更务实的作风、更创新的举措,共同推动荆门市超声质量安全管理工作迈上新台阶,为保障人民群众健康福祉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