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诊断,质控先行——2024年伦敦大学芭慈心脏中心/威廉哈维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与超声质控交流分享会

发布日期:2024-04-20    点击:1288    来源: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2024年4月15日, “伦敦大学芭慈心脏中心/威廉·哈维研究所心血管病防治与超声质控交流分享会”(QMUL-HUST Symposium on Diagnosis &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Echo QA & Training)在武汉协和医院教学楼隆重召开。本次分享会以英国超声心动图质控与培训及心血管病的防治经验为主题,采取专题讲座及交流互动的行式,密切结合临床实际,为湖北省超声从业者带来学科新进展和超声质控工作新思路。此次会议吸引了全省几十家单位、超声医学影像及相关临床科室的专家同道100余人,显示了超声医学质控工作在湖北省的广泛关注和重视程度。会场热烈的气氛也反映了与会者们对于超声质控工作的困惑,期待这次会议能够为湖北省超声医学质控工作的发展和提升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会议伊始,大会主席、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谢明星教授致辞,对本次论坛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所有支持会议的专家和参会者表示感谢。武汉协和医院副院长金阳作为院领导代表致欢迎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周青教授作为省超声影像诊断与治疗质控中心主任致辞,武汉医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黄晓刚作为学会领导代表致辞,欢迎莅临本次会议的各级领导、国际友人及各位专家同道。

         

     会议期间,来自伦敦大学芭慈心脏中心/威廉·哈维研究所的多位知名心血管专家进行了精彩讲座。其中,David J. Collier教授、Jing Deng教授、Marta Costa教授和Manish Saxena教授各自就其专业领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与会者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和学习机会。

     特别是Marta Costa教授,作为伦敦芭慈心脏中心暨伦敦大学院附属医院超声心动图科副主任,她的讲座“超声心动图的质控与培训”受到了广泛关注。Costa教授拥有丰富的超声心动图质控与培训经验,她强调,质控的核心目的在于发现问题并提供改进的方法,同时也必须重视激发超声医师的积极性,通过合理的批评与表扬,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在英国超声心动图协会的指导下,芭慈中心已建立一套全面的超声报告质控评判标准和工作流程。该中心每月对超声报告进行汇总和评估,通过红黄绿标签系统显示评级结果,并向超声医师及其同事发送详细的反馈报告,包括问题点和改进建议。对于频繁接收红标签的医师,将实施再训练流程,以确保质量标准的持续提升。

     Costa教授的讲座不仅分享了英国最古老医院关于超声心动图的质控与培训的先进理念和经验,也为我们的超声质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实用的指导和启发,相信通过Marta Costa 教授的讲座,有望推动省内超声心动图的质控与培训的进一步发展。

        

    会议还设有现场提问环节,与会者踊跃互动,专家们对提出的问题也进行了详尽解答,增强了会议互动性和实用性。

    其中,省质控中心秘书提出关于重症监护室床边超声质控的问题,询问其是否与门诊超声质控采用相同标准。对此,Marta Costa教授详细阐述两者差异:“重症监护室床边超声质控与门诊超声质控有所不同。我们首先关注的是超声是否能正确回答临床问题。即使在某些情况下未能完全达到标准,例如患者体型、插管数量或绷带使用等因素影响,只要能提供合理解释,这样的报告也被视为合格。”

    此外,协和医院王静教授询问了关于英国芭茨心脏中心质控系统操作和管理问题以及超声心动图质控结果对临床外科医生的帮助等问题。Costa教授回应指出:“在英国,如果超声心动图报告被质控中心认定为不合格,我们会立即将反馈通知给临床和超声心动图室。虽然目前还未进一步验证这些报告与手术结果的一致性,但我们计划在未来加强这方面的质控工作,确保形成一个有效质量管理闭环。” 

    这些精彩互动和专业回答不仅为参会者提供深入的学术洞察,也体现了在心血管超声质控重要性和复杂性。

    通过本次会议,与会者们不仅学习到了最新的医学知识和技术,还深入了解规范的超声质控和医师培训是确保临床超声诊断质量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提高了他们在临床实践中的水平和能力。同时,会议也促进了湖北省各超声医学单位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为超声医学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次分享交流会的圆满召开将进一步推进湖北省超声医学质控中心的工作,为超声医疗服务的持续改进与发展提供动力。